新华社杭州10月25日电(记者崔力、马思嘉)两年磨一剑,中国草地掷球队首次组队参加亚残运会便有惊艳发挥,在24日包揽男子和女子个人B3级两枚金牌。
10月25日,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草地掷球男子个人B1决赛中,中国选手翁飞彪以8:7战胜印度尼西亚选手德维·维迪安托罗,获得冠军。赛后翁飞彪(右)与教练员刘国强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他们拿到金牌的那一刻,在赛场上绽放出的笑容,让我此生难忘。”中国草地掷球队教练员刘国强激动地说,“我们做到了!”
“我拿到了金牌,也实现了自己想看见五星红旗升起的梦想。”赢得女子个人B3级金牌后,孔桥丽很兴奋。
男子个人B3级金牌得主宋晋齐则说:“这无疑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多年来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很想感谢教练和一路上陪伴、支持我们的人。”
10月25日,中国选手翁飞彪在决赛中掷球。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草地掷球在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竞赛项目。“本届亚残运会,是中国第一次组队参加草地掷球比赛。”刘国强介绍,在此之前,亚残运会赛场上从未出现过中国队的身影。
2021年8月,经浙江省残联报请中国残联批准同意,由衢州市组建残疾人草地掷球队,承担第四届亚残运会草地掷球项目备战训练任务。
通过层层选拔和集训,最终12人从108名试训队员里被选中,将代表中国参赛。其中10名队员来自浙江衢州残疾人草地掷球队,另外2人分别选拔自杭州和温州。
10月24日,孔桥丽在女子个人B3决赛中夺冠。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如今征战亚残运会赛场的这批运动员三年前还是盲人按摩师、家庭主妇、平凡打工者……是草地掷球项目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通过练习掷球,我更自信了,也更开朗了。在队里,我们队员之间会互相照顾,教练会让我们帮坐轮椅的队友推轮椅,培养我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这也让我认识到,我们残疾人也完全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做过水果质检员和按摩师的樊红艳说,“五年前,我完全失去了视觉,最初很难体会到比赛的乐趣,但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我通过听球碰撞的声音,打得越来越好。”
10月24日,吴燕丰在女子个人B3决赛中获得亚军。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草地掷球是一个户外运动项目,起源于英国,有点像大型的“打弹珠”,也被称为“草地上的冰壶”,对运动员的力量控制能力要求很高。
在比赛时,双方运动员要轮流向预先规定的目标球掷出滚球,靠近目标球的一方得分。单打比赛中,先得到21分者获胜。一场比赛快则1小时,慢则2个多小时。
赛道有40米长,而目标球往往在掷球线的30米开外,球又是扁圆的“偏心”球体,增加了比赛难度和不确定性。
10月24日,宋晋齐在男子个人B3决赛中夺冠。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无论严寒酷暑,只要不下雨,训练就照常进行。“我们丝毫不敢懈怠,只有下雨天草地湿滑没有办法训练,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休息。为了能在赛场上升起我们的国旗,我们珍惜每一分钟的训练时间。”队员们说。
“队员们有时会在宿舍走廊里,拿着苹果、胡柚当球,偷偷加练。”中国草地掷球队引导员宁建平说,“有时候看到队员一个人在那里练球,扔出去再把球找回来,这种精神很感动我。”
与其他许多残疾人运动项目一样,引导员在草地掷球比赛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届亚残运会,中国草地掷球队派出的大多是视力障碍选手,引导员就是他们的眼睛,有些还是此前与参赛队员一同参加过试训的前队友。
10月25日,刘国强(中)在比赛中测算距离。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与田径项目的领跑员不同,草地掷球项目的引导员是通过语言向参赛运动员描述球的位置,运动员则基于引导员的描述,感知目标球的位置,再准确将球掷出。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默契和信任,以及不断调整和练习。
刘国强希望,这项运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草地掷球是一个老少皆宜、残健融合的项目,残疾运动员和健全运动员可以同场竞技。希望这个项目得到更好的推广,也希望未来它有机会成为全运会的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