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大运丨千年非遗技艺织就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7/ 21 15:53:35
来源:新华社

探大运丨千年非遗技艺织就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字体:

  新华社成都7月21日电 正反面主色分别为蓝色、红色,融入芙蓉花、太阳神鸟、棋盘格等元素,在自然光线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一经亮相,由蜀锦织造技艺制作的大运会奖牌绶带便吸引了无数关注。

  奖牌绶带由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和设计方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马丽娃及其团队共同完成。“在宽2.5厘米、长105厘米左右的绶带上,完成精细复杂的纹样设计并用蜀锦技术制作出来可不容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感慨道。

  7月7日,胡光俊展示大运会奖牌绶带纹样,其中有芙蓉花、太阳神鸟、棋盘格及大运会会徽。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接到为大运会奖牌绶带设计图案的任务后,马丽娃及其团队与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密切合作,广泛搜集资料,修改和沟通近百次,推翻重组数十次,先后拿出40多版设计方案,最终选定了芙蓉花纹样、太阳神鸟纹样和棋盘格纹样。

  然而,从设计图案到通过织机制作出来,首先需要意匠师对图案进行“转译”,将图案和色彩转换成可布线的矩阵图样。随后要进行装造。“这是最难的环节,相当于编码,要把各种规格不同的线上下连接,按照不同工种要求进行组装。这个过程一旦有一根线放错了或者断了,在绸面上都会体现出来。”胡光俊说。完成装造过程,就可以过渡到织机上由工人操作开始编织。

  试生产过程中,也进行了多次修改,如蜀锦织造难以实现双面同纹,设计团队又设计出红色云纹图案用于绶带背面,将其装订在一起。

  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生产,共耗时五个月时间。48公斤的桑蚕丝,经过70多道工序,才变成3000条流光溢彩的奖牌绶带。“蜀锦是采用重经多纬技术,呈现的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和这几种结构的变化组合。大运会奖牌绶带表面效果清晰、层次分明,完美体现了蜀绣的美感。”胡光俊说。

  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成都因盛产蜀锦而被称为“锦城”。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一台古早的木织机放置在研究所大堂中央,生产区8台织机在工人的操作下织锦声不绝,角落处织机零部件、纱线仿佛诉说着这段悠长的岁月。研究所墙上随处可见精美的作品。

  6月7日,在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工人在调整丝线。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大厅墙上,一幅蜀锦《清明上河图》引人注意。这是从2008年开始设计,十余人参与制作,一直到2011年年底才织出来的作品。作品一面世就被四川博物院收藏一份。“这个作品的难点在于,蜀锦是四方连续的小花纹织物,而《清明上河图》没有对称纹样,全部是自由式的纹样。”胡光俊说。

  历经千年,蜀锦织造技艺在传承中发展。以前使用的木织机是以人工作为动力,两人配合完成。如今,电动织机逐步取代了木织机,一人就可以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今年,研究所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蜀锦织造的创意、工艺设计、经纬配色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这次借助大运会把蜀锦织造技艺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感到非常荣幸。”胡光俊说。除了奖牌绶带,他们还设计制作了大运会周边产品,如用蜀锦面料做镜子外罩,在渔夫帽、包包上设计蜀锦纹样。

  他认为,蜀锦织造技艺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财富,在今天的现代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传承人,应该把这门技艺牢牢掌握在手上,并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新,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持续发挥作用。


文字:张海磊、李力可

摄影:胥冰洁

海报:尚文意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 】
0100200202600000000000000111013011297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