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大牌 | 践行“中国方案” 着眼可持续发展——专访北京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部长郭怀刚

新华网
2022-01-06 11:58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王镜宇、卢星吉)记者见到北京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部长郭怀刚,是在2021年12月29日,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下午6点多,华灯初上,刚开完当天第五个会的郭怀刚坐到我们面前。采访之后,还有工作在等着他。

  北京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部长郭怀刚

  “从奥运的申办到筹办这几年来,应该说有汗水有泪水。原来以为时间很长,结果眨眼就到了眼前。”郭怀刚说,“还是有些紧张,压力感觉很大,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但是我相信在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践行“中国方案”

  郭怀刚说,2008年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2022年冬奥会落户北京后,我们在借鉴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体制优势,建立了既遵循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行机制,践行奥运筹办的“中国方案”。

  2021年11月2日,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有三大特色。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中央成立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调度,确定了104项重点任务,明确筹办工作‘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组委会全面梳理了申办时的各项承诺和筹办的具体工作,涉及57个业务领域的近3000项里程碑任务,同时将冬奥筹办工作划分为基础规划、专项计划、测试就绪、赛时运行、总结善后五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为确保冬奥筹办有序、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是形成了工作合力。从组建初期,组委会就采取‘双进入’机制,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组委会工作人员从成立之初的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人,队伍不断壮大。从运行指挥体系上讲,我们对标赛时运行指挥工作需要,建立快速响应、协同联动的赛时运行指挥体系,同时建立健全指挥体系内部运行制度,确保赛时指挥调度高效有力。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萨马兰奇(左上)通过视频形式参加会议。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我们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等各方建立协商机制,同频共振、密切合作。我们定期举行高层会和运行会议,就防疫、抵离、票务等事项顺畅沟通、形成共识。”

  着眼可持续发展

  据郭怀刚介绍,冬奥组委的秘书行政部类似于部委机关的办公厅,承担着冬奥组委统筹协调、决策参谋、督查督办、服务保障的相关工作。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秘书行政部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任务,第一是为冬奥组委机关的高效运转服务,第二是为冬奥筹办的顺利推进服务,第三是为区域的协同发展服务。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就上级和领导小组层面确定的一些筹办的重大事项进行督查督办。

  “我们要对重大事项进行督查督办,包括104项重点任务,我们都建立了专门的台账,要让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有效地推进和解决一些重大事项,保证筹办工作有序推进。”郭怀刚说。

  首钢滑雪大跳台。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服务区域协同发展也是一项重要职责。据郭怀刚介绍,秘书行政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特别紧密,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着眼于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的协同。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首钢办公区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通过冬奥组委的入驻带动了首钢大跳台项目的落地,也带动了国家冬季运动训练基地落户。最近国际奥委会也授予了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的称号),我们通过这些事来促进首钢的转型,进而成为京西地区的一个城市更新的新地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冬奥会,让京张两地的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得到率先发展,这就实现了让冬奥会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牵引作用(的目标)。”

  2021年9月29日,北京冬奥公园正式开园。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郭怀刚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从冬奥组委成立之初就开始制定遗产计划,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冬奥会筹办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际奥委会,包括巴赫主席,平时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他每次评价最多的不是赛事本身,而是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改变了全球的冬季运动版图,包括促进老工业企业的振兴,促进一些区域的发展,国际奥委会也非常赞赏北京冬奥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举办“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

  郭怀刚表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为疫情下推进冬奥筹办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近几年冬奥筹办工作的主线。

  “从落实‘简约’的要求来讲,我们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等各利益相关方协商,制定简化办赛方案,提出精简人员、简化仪式等简办的措施,并做好具体的实施流程。我们还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合理规划非竞赛场馆空间和临时设施建设,压缩场馆运行团队规模,提升服务效能。另外,我们严格预算管理,节约办赛资金。

  2021年4月,五棵松体育中心“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医护人员在场馆内的FOP医疗站待命。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从落实‘安全’的要求来讲,我们严把疫情防控关,把防疫安全作为办赛的重中之重,成立国际、国内两个疫情防控专班,共同制定冬奥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制定‘一馆一策’‘一场一策’,聚焦竞赛组织、交通运行、抵离保障、住宿餐饮等环节,织密疫情防控网。我们严把赛事安全关、安全保卫关、城市运行安全关,确保赛事万无一失。

  从落实‘精彩’的要求来讲,我们以文化展现精彩,把春节文化、长城文化、冰雪文化同奥林匹克理念相融合,将中国元素融入会徽、吉祥物、火炬设计之中,注重把冬奥元素融入文艺创作,着力把冬奥会打造成为体育精神与文化活动协调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奥林匹克文化盛宴。我们还坚持以科技创造精彩,建成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大型冰面,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竞赛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诸多技术得到了应用。”

  2021年5月,约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首次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制成并亮相。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郭怀刚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我们要以压线冲刺的状态,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要求,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筹办工作,确保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

  出品人:许基仁、刘健、钱彤

  制片人:周杰、周红军、刘加文、薛剑英

  监制:肖阳、彭东、马轶群

  统筹:倪宏、展鹏、吴俊宽、姬烨

  记者:王镜宇、卢星吉、赵煜彤

  摄影:张斌、高民辉

  剪辑:张治国、郑铖

  编辑:刘阳、黄绪国、沈楠、王浩宇

  新华社体育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推荐阅读:

  展现“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专访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

责任编辑:刁文静 赵娜
01002002026000000000000001110732112823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