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残奥会 | 直抵人心的力量 开放包容的社会-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09 11:20:43
来源:新华网

巴黎残奥会 | 直抵人心的力量 开放包容的社会

字体:

  新华社巴黎9月8日电(记者刘旸、陈地)如果说巴黎残奥会开幕式引导了人们对开放包容社会的思考,那么8日晚的闭幕式则把“开放包容”具象化为五湖四海、欢聚一堂的露天音乐派对。法兰西体育场,在动感十足的电子音乐萦绕下,成为欢乐的海洋。

  这是9月8日拍摄的闭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中国代表团以94金76银50铜、共计220枚奖牌,连续第六届残奥会高居奖牌榜首位。中国队断崖式领先的成绩,是由无数让人感动的画面组成。奖牌榜也远不是残奥会的全部。残奥会见证了太多不屈灵魂的呐喊,他们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没有出现在奖牌榜上的故事同样精彩动人。

  10多天来,人们在赛场见证直抵人心、震撼心灵的力量。

  9月7日,蒋裕燕在颁奖仪式上。当日,在巴黎残奥会女子100米仰泳S6级决赛中,中国选手蒋裕燕以1分19秒4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独揽7金、屡破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的“折翼天使”蒋裕燕、“无臂飞鱼”郭金城、全盲跳远运动员邸东东、在轮椅上缔造“十金五连冠”伟业的乒乓球老将冯攀峰、用脚射箭射出10环的美国老将斯塔茨曼……他们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实力在残奥会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9月5日,中国选手冯攀峰在颁奖仪式上。当日,在巴黎残奥会乒乓球男单3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冯攀峰3:0战胜德国选手施米德贝格尔,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那些未能出现在领奖台的运动员同样令人敬佩。37岁的西班牙举重运动员洛伊达11个月前查出癌症,躺在病床,虽然在比赛中名列末尾,但她能出现在赛场,已经摘得了“生命竞赛”的冠军。

  巴黎残奥会同时也为各国运动员创造结交新朋、重逢旧友的机会,借此传递友谊、甚至表白示爱的大有人在。刚刚成为中国首位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举重运动员谭玉娇与埃及退役运动员奥马尔常年保持互赠礼物的“跨国友谊”;中国代表团向埃塞俄比亚盲人运动员“雪中送炭”送去眼罩和垫片;田径和羽毛球赛场都出现运动员现场求婚的浪漫情节。

  9月1日,意大利选手奥索拉在男子100米T63级第一轮比赛后向女友求婚。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无论对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来说,残奥会都是一种积极的启迪和莫大的激励。

  回顾历史,残疾人体育运动从起初康复训练的医学功能,逐步发展为社会融合功能。残奥会为残疾人创造了与健全人同等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机会,成为促进“残健融合”、构建“开放包容”社会的最佳平台。

  巴黎残奥会期间,在安葬着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等法国社会文化名人的巴黎先贤祠内举办了关于残奥会主题的展览,因为这里也安葬着盲文的发明者布拉耶。展览的主题是“非不能也,实不同也(Not Disabled, Differently Abled)”。

  主办方解释说,这里不是回避或躲闪残疾人的生理缺陷现实,而是强调残疾人通过努力有所专长,与健全人相比,更多在于“能力之不同”,而非“残缺”。这也合理地解释了那些看上去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成就,残疾人运动员是如何做到的。

  9月1日,观众观看巴黎残奥会射箭男子个人W1级铜牌争夺赛。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那些直抵人心的力量,已经从赛场内“辐射”到人们心中,激荡出成效明显的社会“涟漪”。大大小小赛场,高上座率证明了法国人对残疾人运动的热情与支持。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创新了观看和参与残疾人运动的方式,为残奥会留下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

  残奥会是以残疾人运动员为主体的舞台;生活中,残疾人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当他们走下赛场,回归日常时,也应享有同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与权利。巴黎残奥会将推动全社会在“开放包容”的发展方向上更进一步。

  这是9月8日拍摄的残奥会会旗交接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残奥会的火炬熄灭了,“残健融合”社会理想的“火炬”将继续燃烧。

【纠错】 【责任编辑:刁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