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 | 记者手记:跑在奥运马拉松赛道,感觉比运动员还幸福_2024巴黎奥运会_新华网

巴黎奥运会 | 记者手记:跑在奥运马拉松赛道,感觉比运动员还幸福

2024-08-11 18:55:0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黎8月11日电(记者姬烨)记者回到酒店已近11日凌晨三点,但激动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复。

  10日深夜,在刚举行完巴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赛道上,记者有幸参加了百年奥运历史上首次设立的大众跑10公里,在奥运赛场上体验到了国家队的“夺牌时刻”。

 8月10日,参赛选手在全民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巴黎市政厅前出发。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夜间起跑,对跑者和赛事呈现都是挑战,但大众组的氛围完全拉满。赛道两侧,观众热情高涨,有节奏地敲打着广告牌,热情地与跑者们击掌相庆。现场灯光、显示屏和乐队配合,营造出劲爆动感的气氛。不远处,跑着跑着就会突然发现,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奥运主火炬就在你眼前。

  这些都让人动力十足,尽管巴黎奥运会报道任务繁重,身体不在最佳状态,但记者的十公里跑最终顺利完赛,还创下了个人最好成绩。

  巴黎奥运会大众跑10公里比赛掠影。新华社记者 姬烨 摄

  赛后,一位奥运冠军对记者说,真正的运动员在奥运比赛期间可没这闲情去享受助威和美景,“所以你们更幸福”。的确,在10日的巴黎街头,记者感觉比真正的奥运选手更幸福。

  而比记者还幸福的,恐怕就是当天同样完成奥运“首秀”的大众马拉松的跑者了。与记者参加的10公里跑不同,大众全马赛道完全复刻了奥运马拉松赛道。42.195公里,从巴黎市政厅出发,途经巴黎歌剧院、卢浮宫等,一路向西抵达凡尔赛宫,然后从那里折返沿另一条线路返回巴黎,途经埃菲尔铁塔后最终抵达荣军院,几乎囊括了巴黎的著名景点。跑一圈下来,既感受了奥运氛围,也用脚步丈量了巴黎,难怪来参加大众组的谷爱凌,在她第一个马拉松就跑进了3小时25分。

  为了让奥运会向更多的人开放,巴黎奥组委费尽心思,先是把开幕式搬到了塞纳河畔,首次在体育场之外的城市开放空间呈现。而后又把比赛放在巴黎地标建筑,大皇宫里的击剑、凡尔赛宫旁的马术、埃菲尔铁塔下的沙排等等,让观众看比赛、逛景点两不误。而巴黎的另一创意之举,就是在奥运赛道举办大众马拉松赛事,让普通人真正实现奥运梦。

  8月10日,参赛选手在全民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巴黎市政厅前出发。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随着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在观看奥运赛场争金夺银的同时,更希望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与此同时,在众多奥运项目中,能最广泛吸引普通人参与的,恐怕就是近年来流行全球的马拉松了。两者一拍即合,奥运史上的首个大众马拉松和10公里跑应运而生。

  在大众马拉松和10公里跑现场,记者深切感受到了人们关注奥运、参与体育的热情。

  开赛前,当看到在这个赛道全程爬坡总高度达438米、连基普乔格这样的传奇巨星都“叉腰”退赛,晚场大众组的跑者朋友坦言,自己很紧张,身体很累但又睡不着觉。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他可以更好理解奥运选手赛前的心理状态。

 8月10日,参赛选手在全民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巴黎市政厅前出发。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候场时,记者身旁的几位法国人一边用手机刷着当晚法国队与美国队的男篮决赛,一边跟随马拉松赛道上的领操员进行热身。好几个人都对记者说,感觉自己像奥运选手一样。奥运期间,整个法国,人们谈论的几乎都是奥运,就连记者所住酒店的前台工作人员,都开始问中国队为什么实力如此之强。

  比赛中,虽然大众组是深夜和凌晨分时段开赛,但热情的观众还是守在赛道两旁,无论起点、终点、还是途中,都不遗余力地为这些普通跑者加油助威,让人仿佛置身于真正的奥运赛场。终点线设在举办奥运射箭比赛的荣军院,冲过终点线后,可以领到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完赛奖牌。

 8月10日,埃塞俄比亚选手塔米拉特·托拉在男子马拉松项目终点处冲线。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据巴黎奥组委公布的数据,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选手参加了大众组马拉松和10公里跑。马拉松组年龄最大85岁,最小20岁;10公里组年龄最大94岁,最小16岁。

  记者还看到,有人拄着拐杖,或者坐着轮椅前来参赛。赛道内外,人们互相鼓励着,尽情享受奥运和跑步带来的快乐。这不就是奥运会本该有的样子吗?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全球过半人口关注巴黎奥运会。对大众而言,体育是人类本性的表达。虽然本届奥运会赛事临近尾声,但相信超燃的比赛必将带动大家的运动热情。

【纠错】 【责任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