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至2月1日,冰雪运动的激情再次在韩国点燃。
来自全球1800多名15至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其中包括56名中国运动员,共同相聚在韩国江原道冬青奥会。
1月21日,韩国平昌,中国选手王清秀在男子单人雪橇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1月28日,张小楠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1月24日,肯尼亚选手伊萨在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1月22日,选手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中。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1月20日,中国选手杨婧茹(左)在比赛后与教练员张利增庆祝。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
1月23日,在韩国平昌进行的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男子单人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匙翔宇以1分50秒18的成绩获得铜牌。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冬青奥会被誉为奥运冠军的“摇篮”,时年16岁的谷爱凌就曾在上一届洛桑冬青奥会上一鸣惊人。
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冬青奥会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只有一次,意义非凡。
1月16日,六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韩国海滨小城江陵集结,17天时间里,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平昌、旌善、横城四个赛区全景式记录了全球青少年的冰雪盛会。
他们与青少年运动员们一同将青春挥洒在冬青奥会赛场上,为中国健儿加油、为全球青少年“共成长,永闪耀”喝彩。
↑荷兰媒体采用新华社照片 ↑日本共同社采用新华社照片
见证“兔子战术”摘得首金
第一个正式比赛日,在江陵冰上运动馆,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鸣枪。
仅滑半圈,中国选手杨婧茹便在直道外侧突然起速,弯道过后,从我的镜头中消失了。我急切地从长焦镜头中挪开视线,看到杨婧茹已经远离大部队抵达下一个弯道。
短短几秒钟,她已经超越半圈有余?还是她超越时出现碰撞,落后追赶?来不及多想,我赶紧重新对焦,拍下了独自奋力滑行的杨婧茹。随后,正当我开始拍摄处于大部队队尾的另一位中国选手李金恣时,镜头中,杨婧茹又出现了,成为了新的队尾。一切发生得太快了,包括我在内,似乎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她其实已经领先其他选手一圈。末圈铃响,杨婧茹平稳地完成比赛夺冠,李金恣继续滑行一圈后冲线,两位姑娘一同滑向教练张利增,张利增几乎翻出围挡,激动地拥抱杨婧茹。此时我终于明白,原来是“兔子”夺冠了,战术成功,这是中国队赛会首金。第一次拍摄短道速滑奥运比赛的我,也因有惊无险长舒一口气。
赛后,两位姑娘露出了轻松愉快的笑容,而少滑一圈便降速的匈牙利选手,痛失奖牌,落下了不甘的泪水。这就是初出茅庐的青年们啊,有锋芒毕露的冲劲儿,也有经验不足带来的遗憾,可他们的光彩,将照亮未来。
1月20日,中国选手杨婧茹(右)与李金恣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1月20日,匈牙利选手迪亚娜·劳拉·韦吉(左)在比赛后哭泣。最终,她获得第四名。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
1月20日,中国选手杨婧茹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
1月20日,中国选手杨婧茹与李金恣(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
雪上项目极尽自然之美
对常年工作在新疆的我来说,雪山是再寻常不过的所见,但不曾厌倦。冰雪运动中,雪上项目极尽自然之美。在韩国江原道冬青奥赛场,为完成报道,我越雪坡、穿山林,不厌其烦地在雪山原野间上下求索。
何以如此?因为热爱!
冬青奥会是全球青少年冰雪健将的竞技场和嘉年华。对摄影记者来说,更是积攒经验的舞台。涉足未曾拍摄的项目或是加深对已熟悉项目的理解,这是一种满足感和获得感,这种幸福足以抵消零下二十摄氏度带来的疲惫。
光影之间,快门闪动,我看到中国冰雪的青春力量昂扬向上,也感受到“冰强雪弱”的客观现实。对有些项目而言,完赛就是创造历史。作为现场记录者和见证者,我力求用照片与他们同频共振。
追赶需要过程,过程注定曲折。首次站到冬青奥赛场,我们是一样的:向上攀爬的路,会比站在顶峰更让人壮怀激越。
1月24日,中国选手肖思雨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1月25日,中国选手王宁在高山滑雪女子回转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1月30日,匈牙利选手(左)在越野滑雪比赛中摔断雪杖,一名奥地利教练将自己的雪杖递给他,帮助其完赛。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1月30日,一名运动员在越野滑雪男子7.5公里(传统技术)的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让动感瞬间成为永恒
这次冬青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在离住处最远的旌善,每天路上六小时,贴满“暖宝宝”,脚依然冻得没有知觉……相比于夏季项目,我觉得冬季项目的拍摄更加辛苦。
大部分冬季项目,“瞬息万变”是关键词:高速急刹、快速变向、突然跌倒……永远不知道下一毫秒取景框是否还能抓住飞驰的运动员。每天按下最后一下快门后,我都会长舒一口气。但是,看着飞驰而过的运动员像流星一样尾部拖着长长的雪迹,让动感瞬间成为永恒的时候,觉得这一天又是值得的。
1月26日,韩国选手尹辛晔(音译)和捷克选手苏珊娜在双人雪上技巧混合团体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1月28日,法国选手组合在花样滑冰冰舞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1月26日,美国选手波特(左)和日本选手中村拓斗在双人雪上技巧混合团体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1月26日,日本选手中村拓斗在双人雪上技巧混合团体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韩国运动员的“甜蜜负担”
参加冬青奥会的运动员都是15到18岁的青少年。初登奥运赛场的他们需要历练的不仅仅是竞技水平,还有直面输赢的心态。
这次江原道冬青奥会上,东道主韩国队几乎每场比赛座无虚席。韩国观众们对每一位韩国小将都寄予厚望,给他们最热烈的声援。然而,有时最热烈的期待也许是韩国运动员们“甜蜜的负担”,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500米等几项夺冠大热比赛中,现场观众加油声振聋发聩。
韩国选手却接连失误,痛失奖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冬季青奥会不仅为年轻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公平竞争、共享奥运氛围的舞台,更是对青年一代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场所。相信有了这次经历,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们的竞技心态也会成长。
1月21日,中国队选手李金恣(右)在短道速滑比赛女子1000米比赛中。韩国选手姜敏智(音译)在比赛中摔倒。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1月19日,在江原道冬青奥会开幕式前,德国运动员入场时与工作人员合影。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1月20日,在韩国江原道冬青奥会女子冰球3对3预赛中,中国队球员张安娜(左二)在比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1月24日,中国队张心喆(左二)与张柏浩(左三)选手在比赛中接力。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礼物
自2010年起,青奥会每两年举办。青年人是这场体育赛事的主角,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乐于在青奥会上同青年运动员互动。
1月28日,巴赫在韩国横城现场观看单板滑雪大跳台的比赛。中国小将张小楠在完成第三次试跳后成绩排名并不靠前,同样在现场观赛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张虹打算去混合采访区同她交流,结果刚跑出几步,就听到巴赫喊了一声“张虹”。随后,巴赫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心形的奥林匹克徽章,递给了张虹,两个人会意一笑。随后在赛场的另一边,这枚徽章被转交给了张小楠。尽管没有拿到奖牌,但张小楠拿到了独特的礼物。这一时刻让我在寒冷的雪道上感到温暖。向上攀爬的路不一定都能通向顶点,但不要忘记一路为其绽放过的芬芳馥郁。
第二次参与冬青奥会采访,已过12年。这12年里,奥林匹克格言增加了“更团结”,国际奥委会希望体育不仅能够让更多人实现自我突破,还能以体育为媒介促成全世界体育参与者的交流互动。也许,这也是举办青奥会的初衷。
1月2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关注参赛选手成绩。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1月2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左)请国际奥委会江原道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张虹代他转交徽章给张小楠。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1月28日,国际奥委会江原道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张虹(右)代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转交徽章给张小楠。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1月28日,张小楠在赛后展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赠送的徽章。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冰雪拍摄的人生新体验
韩国江原道冬青奥会成就了年轻运动员新的起点,而我也收获冰雪拍摄的人生新体验:
第一次采访冰雪运动;
第一次坐雪场缆车;
第一次在零下十七摄氏度的天气里站着拍摄,按快门的手指冻到不听使唤,脚也冻到没有知觉。
在热带地区工作已久,早已忘记冬天的感觉。来之前,我想象过这里会冷,但没想到是那么冷。
参与奥运叙事、感受奥运精神、展现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进步,看到青年运动员迸发的活力与热情,欢笑、成就、遗憾、不甘……这些无一不在感染着场边的我们。
体验冬季运动项目的艰辛和激情,在这个征途上有年轻的生命初露锋芒,也有“老媒体人”的自我磨砺。我想这也是在极冷极寒环境下举办运动会的意义之一吧。
1月28日,在韩国江陵举行的2024江原道冬青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中,中国选手高诗棋以60.28分的成绩暂列第五。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1月20日,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决赛在横城维利希利度假村滑雪场举行,法国选手莱娅·卡斯塔(左)因未能获得冠军难过不已。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1月27日,中国选手许博康在冰壶混合双人循环赛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1月26日,中国选手刘昀琪(中)、张邵涵(左)在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决赛中。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新华社摄影记者胡虎虎、姚琪琳、许雅楠、张笑宇、李明、朱炜(左至右)在韩国江陵合影。
策划:李尕
统筹:费茂华、刘金海
记者:胡虎虎、姚琪琳、许雅楠、张笑宇、李明、朱炜
编辑:章磊、刘金海、程婷婷、吕帅、郝建伟